什么是“雙碳”政策?
“雙碳”即碳達峰與碳中和的簡稱。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節能減排術語。碳中和是指國家、企業、產品、活動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
碳達峰指的是碳排放進入平臺期后,進入平穩下降階段。
政策背景
2020年9月22日,我國國家領導人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力爭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 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
2021年5月26日,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發布。作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中的“1”,意見為碳達峰碳中和這項重大工作進行系統謀劃、總體部署 。
社會舉措
首先:計算碳足跡,建立低碳體系。
碳足跡計算是針對企業所有可能產生溫室氣體的來源,進行排放源清查與數據搜集,以了解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源及量化所搜集的數據信息,是邁向實現碳管理的關鍵一步。碳排放報告核查則是由第三方對盤查所得出的數據信息的擔保陳述提供正式的書面聲明。
第二步:減少碳排放
通過對企業排放源清查,詳細了解企業的碳排放源及量,相應地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從而減少因企業生產運營等活動中所產生的碳排放。
第三步:實現碳中和
通過購買自愿碳減排額的方式實現碳排放的抵消,以自愿為基本原則,即交易的中和方式。碳中和的實現通常由買方(排放者)、賣方(減排者)和交易機構(中介)三方來共同完成。
戰略意義
“雙碳”戰略倡導綠色、環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導綠色技術創新,提高產業和經濟的全球競爭力。中國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努力兼顧經濟發展和綠色轉型同步進行。
寧波致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超臨界物理發泡技術前沿企業,采用二氧化碳作為發泡劑制備發泡材料和制品,致力于超臨界發泡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朝著用物理發泡技術取代傳統的化學發泡的宏偉目標前進。這一技術可以有效降低工業生產中二氧化碳排放,并具有碳捕捉效應,即用工業廢氣二氧化碳作為生產原料進行發泡,促進減碳加速。在“雙碳”政策的背景下,企業更加明確自身的使命,加快技術和產業更新,用科技賦能低碳綠色發展。